近年来,石阡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农膜回收利用作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走进青阳、五德等乡镇的烤烟种植基地,成片的烟田绿意盎然,烟农们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将覆盖在烟株旁的地膜缓缓揭起,并将其捆绑打包回收处理。
青阳乡高塘村烟农代文平说:“不管是种烤烟还是种辣椒,都要把地膜用袋子装起来,统一收到一个地方,我们每年都要把土里的地膜全部收干净。”
石阡县烟草专卖局(公司)青阳作业组负责人毛能:“所有烟农将田间地头的地膜全部进行打包,堆放在路边,由我们统一拉回到一个指定地点堆放,等待有关公司来拉回去处理再利用。”
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增温保墒、抗旱节水、抑制杂草等重要作用,对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地膜使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废旧地膜若不及时回收处理,会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阻碍土壤水分疏导,导致耕地减产,还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石阡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多个方面发力。在宣传引导上,通过科技下乡、农技服务等活动,向农民普及废旧地膜污染危害以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残膜回收。
石阡县农业环境监测站站长伍金鹏说:“从2023年起,我们县实施了地膜科学使用及回收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加大了培训、宣传、引导、监管,使地里的残膜逐年减少,群众都积极地使用这种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也非常明显。”
从政府主导推动到群众积极参与,从技术创新到模式推广,石阡在农膜回收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石阡将继续深化相关工作,持续探索更多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为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