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石阡县2025年“仡佬毛龙节”活动在县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学校的68支毛龙灯队、10支非遗队伍齐聚一堂,进行巡游和集中展演,与全县上万名干部群众和游客共贺新春,感受石阡毛龙的独特魅力。

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奕辉致辞并宣布开幕,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主任、原贵州省非遗中心(馆)主任龙佑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宽忠,县政协主席王刚强,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陈咏梅,县委副书记姚建,在家县领导参加开幕式。

石阡“仡佬毛龙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地重要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春节期间,各村寨都会自发组织、编扎毛龙,编好的毛龙造型独特,形如蛇、尾似鱼,在舞龙人手里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现已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曾奕辉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敬畏历史、敬畏自然、敬畏文化、敬畏人民,展现出了新活力。祥龙回首留盛景,金蛇起舞贺新程,新的一年,县委、县政府将全力以赴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竭尽全力保稳定、保发展、保民生,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作出石阡贡献。

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舞龙人个个精神抖擞,舞宝人手中的龙珠灵动飞舞,时而高高举起,时而快速旋转,引得毛龙紧紧跟随。毛龙在黄烟中蜿蜒起伏,时而如波浪般翻滚,时而似蛟龙出海般迅猛,动作流畅而富有力量,每一次腾跃、每一次摆尾都带动着周边黄烟。观众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夸赞着舞龙队伍的精彩技艺。场面十分壮观、引人注目。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祈福、点睛、万人齐诵“龙符事”、毛龙灯队分轮次比赛及颁奖、非遗文化展演、毛龙巡游以及夜间巡游灯会等仪式或活动,并评出编扎奖10名,表演奖20名。
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贵州日报社、铜仁市融媒体中心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