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201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阡县统计局
(2017年5月)
2016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以脱贫攻坚为重点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以应用建设为重点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推进大生态跨越工程,以健康养生为重点推进大健康跨越工程,以特色文化为重点推进大文化跨越工程,以投资拉动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增强城市承载力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石阡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1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7192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业实现增加值 93092万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8878万元,增长16.1%。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887元(以常住人口计算),净增2340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6%。与2015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830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259873万元,增长6.9%;林业产值15540万元,增长8.6%;牧业产值110513万元,增长4.1%;渔业产值15912万元,增长1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470万元,增长5.6%。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有增有减。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276公顷,同比增长1.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838公顷,增长0.46%;蔬菜播种面积14035公顷,增长2.79%。年末实有茶园面积24160公顷,增长1.34%;果园面积7144公顷,增长5.28%。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4.15万吨,比上年增长3.68%,其中稻谷产量4.63万吨,增长3.18%;油料产量2.50万吨,下降0.28%;茶叶产量0.89万吨,增长7.23%;水果产量3.3万吨,增长11.46%。
表1: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绝对数(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4.15 |
3.68 |
其中:稻谷 |
4.63 |
3.18 |
小麦 |
0.21 |
4.64 |
玉米 |
3.75 |
3.91 |
油料 |
2.50 |
-0.28 |
其中:花生 |
0.47 |
2.14 |
油菜籽 |
1.99 |
-0.78 |
烤烟 |
0.38 |
-44.36 |
茶叶 |
0.89 |
7.23 |
水果 |
3.3 |
11.46 |
畜牧业、渔业积极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3530吨,比上年下降4.19%,水产品产量5683吨,比上年增长22.53%。
表2: 2016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 其中:猪肉 羊肉 牛肉 禽蛋 猪存栏数 羊存栏数 牛存栏数 |
吨 吨 吨 吨 吨 头 只 头 |
23530 18250 1393 1885 7872 179579 70563 64036 |
-4.19 -6.76 1.68 11.21 2.0 -9.68 -2.36 -5.95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2016年,全县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824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年石材产量8.42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5%;发电量927.12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8.0 %;精制茶1602.97吨,比上年增长24.3%;白酒12.84万升,比上年增长1.7%。
表3: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白酒 |
万升 |
12.84 |
1.7 |
软饮料 |
万吨 |
1.42 |
25.6 |
精制茶 |
吨 |
1602.3 |
24.3 |
石材 |
万立方米 |
8.42 |
-4.5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927.12 |
28.0 |
其中:水电 |
万千瓦小时 |
927.12 |
28.0 |
火电 |
万千瓦小时 |
0 |
0 |
工业效益持续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万元以上口径)资产总额12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7%,实现营业收入238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09%,实现利润总额1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实现税金总额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6%。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68.2%,竣工面积7.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2%。
四、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4079万元,比上年增长21.6 %。
从500万元以上口径(含跨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性质来看,新建项目完成投资478389万元,同比增长36.9%;扩建项目完成投资35765万元,同比增长939.6 %;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8256万元,同比下降65.3%。按投资构成划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473249万元,同比增长46.6%;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2867万元,增长101.4%;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5338万元,同比下降64.9%;其它费用完成投资10956万元,同比下降66.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669万元,同比下降6.6%。
表4: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其中:新建项目投资 扩建项目 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房地产开发投资 |
574079 478389 35765 18256 41669 |
28.5 36.9 939.6 -65.3 -6.6 |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18807万元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0.9%。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95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9 公里,实现全县9个乡镇(街道)通高速;机动车保有量 69549辆,比上年增长 13.0 %,其中:汽车保有量7017辆,增长95.0%;摩托车保有量62532辆,增长8.0%。全年实现公路营运性旅客运输量27.38万人,营运性旅客周转量18.75万人公里,营运性货物运输量5.36万吨,营运性货物周转量7.62 万吨公里。(数据来源:交通局、交警队、道路运输局)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741.7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534.4万元,增长18.4 %;邮政业务收入2207.3万元,增长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181户,移动电话用户279036户,宽带用户24484户。(数据来源:邮政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
表5:2016年邮电业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邮电业务收入 |
万元 |
4741.7 |
11.0 |
电信业务收入 |
万元 |
2534.4 |
18.44 |
邮政业务收入 |
万元 |
2207.3 |
3.44 |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
户 |
11181 |
- |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
户 |
279036 |
- |
年末宽带用户 |
户 |
24484 |
- |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06万元,同比增长12.7%。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7160.86万元,增长14.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445.14万元,增长7.0%。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42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0%;实现旅游总收入355501万元,比上年增长50.3%。(数据来源:旅产中心)
表6:2016年旅游业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游总人数 |
万人 |
420 |
50.0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35.55 |
50.3 |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9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18万元,增长14.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6077万元,增长7.96%
表7:2016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财政总收入 |
69018 |
10.31 |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
34518 |
14.18 |
其中:税收收入 |
26077 |
7.18 |
非税收收入 |
8441 |
38.92 |
财政总支出 |
- |
- |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
324884 |
24.48 |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
36895 |
16.82 |
教育 |
72252 |
9.69 |
科学技术 |
3405 |
18.56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29274 |
8.81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
31398 |
0.45 |
节能环保 |
10833 |
163.83 |
农林水事务 |
63011 |
13.6 |
交通运输 |
1414 |
-34.17 |
住房保障支出 |
45414 |
150.55 |
各项税收完成较好。全年实现税收总额61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2.67%,其中:实现国家税收收入20270万元,下降14.61%;实现地方税收收入40968万元,增长23.69%。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5.55%,增长7.96%。
表8: 2016年税收收入情况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税收总额 |
6.13 |
22.67 |
其中:国税收入 |
2.03 |
65.31 |
其中:国内增值税 |
1.17 |
84.87 |
国内消费税 |
0.01 |
-49.73 |
企业所得税 |
0.48 |
97.05 |
车辆购置税 |
0.33 |
10.31 |
地税收入 |
4.1 |
23.69 |
其中:营业税 |
1.56 |
-27.58 |
企业所得税 |
0.43 |
155.62 |
个人所得税 |
0.23 |
-1.77 |
土地增值税 |
0.05 |
5.41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0.12 |
-85.3 |
金融机构运行良好。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92634万元,比年初增长22.5%,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85606万元,比年初增长 14.37%。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21490万元,比年初增长16.6%。(数据来源:财政局、金融办)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达72252万元,比上年增长9.69%。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招生960人,在校生1921人,毕业生1257人。有高中教育学校4所,其中:教育部门办高中3所,招生3649人,在校生10280人,毕业生2857人;社会力量办高中1所,招生313人 ,在校生748人,毕业生105。有初中教育学校23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初中21所,招生4471人,在校生14901人,毕业生5912人;社会力量办初中2所,招生1207人,在校生3552人,毕业生766人。有小学教育学校115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小学113所,招生3934人,在校生24583人,毕业生5574人;社会力量办小学2所,招生145人,在校生1482人,毕业生408人。有幼儿园115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37所,在园6136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78所,在园5712人。(数据来源:教育局)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馆、艺术馆1个、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302个,数字农家书屋21个;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3个。全县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1.23%,比上年提升0.2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0%,比上年提升0.09个百分点,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33894户。(数据来源:文广局)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卫生机构 340 个(含私营和村卫生室),其中:综合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村卫生室29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9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97人,注册护士700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976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 36.47万人,参合率达98.97%,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卫计局)
九、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510人,比上年增长4.28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全县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05人,比上年下降23.57%;转移农业劳动力8696人,比上年增长15.72%。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累计人数222916人(不含中央及省驻阡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累计人数10295人,比上年增加21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累计人数33050人,比上年增加527人;参加工伤保险累计人数11493人,比上年增加 350人;参加10375人,比上年增加413人。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204470人,比上年增加3954人。年末全县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1072万户,共计73774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764户,共计493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8308户,共计 68836人。全县有福利(敬老)院17个,床位1400张,集中供养人数1191人。(数据来源:人社局、民政局)
表9:2016年社会保障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累计人数 参加失业保险累计人数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累计人数 参加工伤保险累计人数 参加生育保险累计人数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人数 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累计人数 |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
222916 10295 33050 11493 10375 204470 68836 |
11.2 2.1 1.62 3.14 4.15 1.97 -18.5 |
十、人民生活
201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7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16446.55元,增长11.7%;经营净收入2670.46元,增长11.2%;财产和转移净收入4680.1元,增长1.1%。人均消费性支出19237.98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042.03元,下降3.1%,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15.81%;衣着消费支出1434.25元,增长6.7%;居住消费支出5580.56元,增长5.9%;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28.85元,增长37.0%;医疗保健消费支出780.6元,增长38.2%;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860.23元,增长27.0%;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866.62元,增长30.5%;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86.35元,下降3.2%。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2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3676.57元,增长58.3%;经营净收入2764.54元,下降27.2%;财产和转移净收入1011.06元,增长4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21.4元,增长6.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997.62元,下降2.7%,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1.8%;衣着消费支出424.36元,增长36.9%;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824.49元,增长40.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27.81元,增长47.0%;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898.48元,增长40.8%;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1068.18元,增长11.3%;居住消费支出1233.86元,增长29.0%;其他消费支出46.61元,下降0.8%。
表10 .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标名称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增长(%) |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3797 |
9.4 |
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7452 |
9.1 |
十一、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1.47万人,常住人口30.6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67‰,比上年上升2.1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75‰,比上年上升2.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数据来源:公安局、卫计局)
表11: 2016年全县人口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户籍人口 |
万人 |
41.47 |
常住人口 |
万人 |
30.64 |
出生率 |
‰ |
11.67 |
死亡率 |
‰ |
6.75 |
自然增长率 |
‰ |
4.92 |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各级财政用于节能与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支出为10833万元。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7.45%,比上年提高了5.45个百分点。全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 40立方米/日,全年处理污水14600立方米,处理率达9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6.04吨,氨氮化物排放量6.0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74.8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6.45吨,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数据来源:环保局、城管局)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2起,比上年上升100%;死亡15人,比上年上升200%;伤0人,与上年持平;经济损失减少54.95万元,比上年上升40%。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224人,比上年下降42%。(数据来源:环保局、城管局、安监局)
总体来看,2016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超额完成“十三五”第一年的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但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性的问题和困难,贫困程度深仍是石阡发展最大的短板,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仍是石阡发展最大的瓶颈,实体经济不强仍是石阡发展最薄的基点,人才资源匮乏仍是石阡发展最弱的支撑,在下一步工作中,要以脱贫攻坚为重点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要以应用建设为重点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推进大生态跨越工程,要以健康养生为重点推进大健康跨越工程,要以特色文化为重点推进大文化跨越工程,要以投资拉动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增强城市承载力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6年起,市安监局对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进行改革,事故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与2015年不可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