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佛顶山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与梵净山并称为“姊妹山”,最高海拔1869.47米,石阡范围内总面积15200公顷,是黔东佛教圣地,2015年5月从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线(佛顶山村)位于石阡县南部,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前期规划投资约6.76亿元,规划建设“一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区”:即东大门综合服务中心、山水运动休闲区、六和文化体验区、滨水主题休闲区和民族文化体验区。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新建和改造了保护区大门、坪洋寨综合服务区、露营基地、大型生态停车场、尧上入口形象区、旅游商品长廊、佛字崖观光点、打杵岩观光点、冷水河观光步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佛顶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佛顶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少数民族特色民居风格遭到严重破坏,新建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房子,群众大兴土木的建房热潮得不到规范,没有合理的规划,有洋有土、有砖有木,新建筑与传统村寨风格极不协调。
建 议:
一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大对佛顶山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投入力度,整合乡村振兴、住建、民宗、交通等关联部门的资金,合力推进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避免民族建筑彻底毁损。
二是强化保护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项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理清民宗、住建、文化、旅游、财政、自然资源、消防、乡村两级等主要部门的职责,形成职责明确、条块结合、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