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白沙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以人才工作为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为白沙镇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坚持党委主体责任,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强镇”的战略意识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行安排部署,2020年全年党委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6次,明确当前人才工作的方向和路线,保障落实人才工作经费。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白沙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党建办具体负责的人才工作格局。三是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形式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 重要论述,2020年全年共开展人才工作学习6次,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培训各类人才31次,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农村人才培养
一是白沙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按照民主推荐、会议讨论决定的程序,办理职级晋升2人、提拔股级干部5人、招录公务员和四项目服务人员22人、调整村支“两委”干部12人、确定村级后备干部51人。二是注重后备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村干部培养,把镇村后备干部安排到党政、信访、农业农村、村党支部等重要一线岗位加以锻炼,加大农村致富带头人、村干部的培养,2020年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45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全年共计选派18人参加全市调训,1人参加省委组织部专题培训,6人参加全省深度贫困村和民族地区贫困县所辖支部书记培训,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村干部的工作本领,加快后备干部成长。三是重视各类岗位培训,结合专题会议、干部职工大会常态化开展以会代训工作36次,同时,注重对1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多岗位锻炼,真正把干部职工、临聘人员培养成懂农业、爱农村的农村综合人才。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促使人才积极创业
一是大力开展春晖行动,全镇24个村(社区)均成立了春晖社,春晖社员达710人,鼓励留雁人士返乡创业,返乡代表周军在大堰村发展肉牛养殖300头,解决贫困户就业5人。二是鼓励各村充分发挥自身的机制优势,积极借用外脑“引进智力”,岩上村依靠石阡县畜产中心专技人员帮扶,建设肉牛养殖区,辐射带动养殖大户48户养殖肉牛1050头,努力构建乡村振兴,呈现产业兴盛的局面。三是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政策着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师范大学定点帮扶,邀请专家、教授为镇内集体经济、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经营指导,组织实施厨师、家政护理、茶叶、挖掘机培训6期310人次,储备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人才405人,种植大户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开展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活动,实现辖区企业抱团发展,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越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